毕振山
多方压力之下,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(美联储)终于作出政策调整。
当地时间9月17日,美联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,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4.00%至4.25%之间。
美联储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会后发表声明说,近期指标显示,美国上半年经济活动增长放缓,就业增长放缓,通胀率有所上升。鉴于风险平衡变化,委员会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。
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“通胀风险偏向上行,就业风险偏向下行,这是一个棘手的局面。当我们的目标产生冲突时,我们的框架要求我们在双重使命之间取得平衡。”鲍威尔还表示,美联储应该观望关税、通胀和劳动力市场表现,然后再决定是否降息。
美联储此次降息,是其今年以来首次降息。2024年9月,美联储再度开启降息周期,至2024年12月共降息100个基点。不过随着通胀持续,美联储今年连续5次会议维持利率不变。
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1月上台后,曾多次施压美联储降低利率,并喊话鲍威尔应该辞职。然而,鲍威尔顶住压力,坚持以数据定政策,在9月会议之前一直按兵不动。
不过近期,随着美国一系列就业数据恶化,美联储的立场开始动摇。美国劳工部近期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显示,8月美国非农就业人数仅增加2.2万人,较7月修正后的7.9万人大幅下降。8月失业率升至4.3%,为近4年来最高水平。与此同时,美国劳工部将截至2025年3月的一年内新增就业人数下调了91.1万,引发外界对美国就业市场疲软的广泛担忧。
在此情况下,尽管美国8月消费者价格指数(CPI)同比上涨了2.9%,仍然高于美联储控制通胀的目标,但美联储不得不将政策重点转向保障就业。鲍威尔8月22日表示,美国就业市场风险正在上升,基于经济前景和风险平衡的变化,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可能需要调整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9月会议之前,美联储的人事变动成为舆论关注的另一个焦点。特朗普试图解雇美联储理事莉萨·库克,但美国一家联邦巡回上诉法院9月15日裁定库克可继续留任。同一天,美国参议院以48比47的微弱优势投票确认特朗普提名的斯蒂芬·米兰出任美联储理事,米兰还担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。库克和米兰均参加了此次货币政策会议,因此不少媒体认为此次会议不仅关系降息问题,也将考验美联储的独立性。
而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最终投票结果来看,11人支持降息25个基点,只有米兰一人反对,他主张降息50个基点。米兰的选择显然与特朗普的主张类似,而11人支持也表明美联储内部基本保持了团结。鲍威尔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明确表示,美联储将“坚定致力于保持独立性”。
对于鲍威尔和美联储来说,此次降息可能只是一个开始。美联储公布的《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经济预测摘要》显示,美联储将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(GDP)增速预期中值上调至1.6%,失业率预期为4.5%。概要里的利率点阵图则预测,今年年末联邦基金利率中值将降至3.6%,这意味着今年年内或许还将有两次降息。
有分析人士认为,从鲍威尔的表态来看,今后美联储的决策仍将以数据为依据,尤其是通胀数据和就业数据。鲍威尔提到美国关税政策可能会推动价格上涨。然而,这次25个基点的降息幅度恐怕并不能满足特朗普的要求。在接下来的时间里,鲍威尔可能会继续承受来自美国政府的压力,他一方面需要在保就业和保通胀间寻求平衡,另一方面也需要在政府、市场等多方压力下“走钢丝”。
海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